新华网郑州8月17日电(范作言 单文晴)这几日,在河南省辉县市麻小营村,一片嫩芽破土而出,逐渐长成了十几厘米的小苗,嫩嫩的,青青的。这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以下简称灌溉所)专家参与指导灾后补种的糯玉米。小苗旁,崭新的滴灌带顺垄而铺,预备着为小苗的茁壮成长提供精确的水肥管理。
受多日连续强降雨天气影响,河南新乡、周口等地的农作物受灾较重,部分农田绝收。据初步调查,新乡市14个县区148个乡镇的农田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水灾,受灾严重的卫辉、辉县等地农田绝收面积均超过三分之一……
加快农田排涝 恢复农业生产
自7月31日起,灌溉所连续派出2批专家组入驻卫辉和辉县,开展农作物灾情调研、农业减灾技术指导,帮助受灾群众复耕补损,足迹踏遍了两地所有重灾区。
在连日查看受淹农田除涝排渍情况、农田排水系统运行效果后,专家们尤为心痛急切,大部分农田排水条件不通畅,两县农用水泵等设备非常短缺,大片农作物还淹在水中,水深处超过1米多。“必须尽快排除农田积水。”与当地政府达成共识后,专家组一边在前线指导农田排涝除渍,一边连夜抓紧撰写《河南洪涝灾区农田排涝除渍技术指南》,根据涝渍灾害的实际情况向两地政府提出疏浚沟渠、农田开沟等增大排水能力技术方案,给不同程度的受灾地块提出了排水建议。
截至目前,卫辉和辉县累计排除农田积水百万余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有效为农田土壤修复、复耕补种抢来了时间。
加强环境监测 防止次生灾害
农业复产过程中,排除积水只是第一步。专家组连日走访调研发现,此次持续大范围强降雨和泄洪加剧了生活垃圾、人畜粪便等废弃物形成的生物污染链条和范围,增加了病菌的加速传播,而污染积水渗入田间,则极有可能导致土壤与浅层地下水的污染。当前,疫情防控的形势逐渐严峻,如何在阻隔新冠疫情蔓延的情况下防治与水有关的传染病是一道新考验。
为保障两地农业农村水土环境安全与人民生命健康,专家组撰写了《河南洪涝灾区水土环境监测保护工作指南》,对蓄滞洪区水环境监测、农田涝渍灾害区水土环境监测及洪涝灾害污染风险分析评估等提出指导意见,防止土传病害、传染病的发生。
助农复耕补损 稳保秋粮播种
眼下离秋粮播种还有近两个月的时间,经过多次实地调研与分析,专家组与两地部分乡(镇)政府商定抢时补种蔬菜、绿豆、糯玉米等生长期较短的农作物,为适宜种植的农田挽回部分损失,并通过开设“田间课堂”,手把手指导受灾农户做好农田排水散墒、作物改补种栽培技术等工作。
辉县五丰农业合作社8月4日开始改种糯玉米,播种时专家组前往指导配套的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播种铺带一次完成,十分便利。至8月13日专家组已三次前往指导,如今,糯玉米小苗已长半尺高。
眼下的问题已解决,接下来就是全方位核查、修复两县受损农田灌溉设施,保障秋粮的顺利播种。专家组及时撰写了《水毁高标准农田修复技术指南》,对清淤疏通田间灌排渠系、修复损毁机井和田间生产道路提出具体建议,为补种作物及下茬冬小麦灌溉提供了技术保障。(完)